|
绿星映佛光 2013-07-07 19:59:01 来源:中国报道 作者:石成泰
世界语的创始人柴门霍夫(L. L. Zamenhof)创造世界语(Esperanto)这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(la internacia helpa lingvo),目的是为人类的社会交往,提供一种适用的,能加强相互理解的工具。柴氏赋予这种国际辅助语“内在的理想”(la Interna Ideo),那就是为了实现“人类大同”(la homara harmonio)这种理想,大约与我们现在熟悉的人类“社会和谐”的目标,不谋而合吧。在世界语问世后的一百二十多年里,不同种族、不同年龄、不同国籍、不同职业、不同信仰的人们,都使用这种工具,来进行交往。
宗教领域里的世界语者,也就用这种语言工具来宣传自己的教义、联络教众。首先是西方,天主教徒(katolikoj)就创办了世界语的刊物,梵蒂冈的教皇驻地,还开办了世界语广播,教皇保罗二世每年元旦都用世界语向听众祝福。基督教徒(kristanoj)等也有自己的组织和刊物。东方的日本大本教(Oomoto)也把世界语定为工作语言之一,聘用专业世界语者,创办刊物,出版书籍、开办世界语讲习班,还举办过“诗歌竞赛”,我国世界语诗人苏阿芒(Armand Su)的一组用俳句(hajko)形式创作的诗歌就在那次竞赛中获一等奖。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,宗教群体采用世界语为自己所用,必将对世界语运动和世界语文化产生影响。
佛教(budhismo)自印度传入中土,哪怕在印度本土现在已经消失了,历尽两千来年而不衰。佛教文化对中华文化影响很大,成为中华文化三大源流(儒、释、道)之一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,人们抛弃了“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”这样的偏见,开始正视其对人类社会有益处的部分,宗教信仰自由,寺庙成为宗教文化活动的场所,和尚成为专业人士。
皈依佛祖的世界语者,也在自己的活动领域里,运用世界语。把世界语“内在理想”的人类大同观念,同佛教的“普济众生”的理念结合起来。这几年,我有幸熟悉了世界语者妙慧法师的名字,去年还同他一起出席在武汉召开的“国际世界语学术研讨会”(IEK),他就佛学“珍爱生命”的主题,发表演讲。
妙慧法师也可算是世运中的一位传奇人物:他生于1962年,青年时代就学会了世界语。皈依佛祖后,抛弃红尘,出家当了和尚。2002年在自己开办的佛学网上,开辟了世界语专栏。2004年,创办了“佛学世界语网”(Budhana Retejo Esperantista)。他用世界语翻译了《百喻经》、《放生故事》、《佛本生故事集》出版,还请国际台的赵建平同志录音,制成光盘,与国外世界语者交流,有的故事还被翻译成民族语。我国世界语诗人毛自富,也在“佛学世界语网”上,发表原文创作的作品。2006年,他得到寺院住持的支持,开办世界语讲习班,传播世界语,影响很大,外国世界语者也来到讲习班授课。今年暑假期间,哈尔滨的大学生世界语者,就曾专程去那里学习,口语得到很大提高。妙慧法师本人的声名也逐渐远播,大有桃李满天下的气势。
我个人的宗教知识几乎为零,对佛学所知甚少。但近年来在接触到的一些熟悉的世界语者之中,发现有些人虔诚地皈依了佛教,如黑龙江世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宋萍,香港世界语协会会长李仁芝女士。南京大学王彬博士更是从哲学专业研究佛学,注释了《法华经》(中华书局版)。前不久在广州举办的“广东省世界语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”上,见到了韩国世界语者徐吉洙(So Gil-Su)教授,上一次见到他还是二十年前在青岛举办的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上,他曾被推举为国际世界语协会(UEA)的理事。有几年听不到他的消息了,这次才知道,他皈依了佛教,闭关修行了三年(!),刚刚出关。
佛学对世界语文化的影响,引起我的思考。想到今年一位南方的世界语者与我通信,她也是妙慧的学生(虽然她说自己并未皈依佛祖),她传来一首佛偈让我试译成世界语。原文是:在世如莲,净心素雅,不污不垢,淡看浮华。我把它翻译成四句世界语的格律诗:
Kiellotuso, vivu sur la mondo,
Kun la trankvilo en la koro pura
Sen polvo kaj bedaŭro la makula,
Ignoru lukson for de l’ tenta sondo.
这首佛歌主张人们清心寡欲,大有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——如果你能理解这种意境。针对我们今天社会的浮躁现象,佛家的说教,毕竟是中肯的。大约这也是佛教能在中土生存了两千来年,今日还很活跃的原因之一吧。外行话,信不得真,就此打住。
转自“中国世界语网”http://www.esperanto.cn/bencandy.php?fid=22%26id=1269
转帖者注:毛志富老师没在“佛学世界语网”上发表过原文作品,他在“世界语学习网”发表过大作,可能是作者石老师记错了。 |
|
|